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名校轉直資 爭先恐後




  本港傳統津貼名校紛紛走上直資的道路,港島西半山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灣仔聖保祿中學擬轉直資引發的爭議,揭示傳統名校對直資制度趨之若騖,事實上港府的教育政策一直為人詬病,津貼中學在教學語言和課程上也沒有自主權,政府資源亦匱乏,不少傳統名校都視轉直資為出路,故近年投入直資懷抱的名校愈來愈多,保守估計多所名校轉直資後,本港津貼學校已「損失」了逾萬個傳統名校的學額。去年成功轉為直資的協恩中學,校長李鎮洪接受《成報》訪問時亦坦言,轉為直資學校後收生自主性大增,資源彈性大,可投放更多資源在有需要的學生身上。

  教育統籌委員會1988年提出「直接資助計劃」(Direct Subsidy Scheme)建議,教育署1991年實行,至今22年,制度本為政府買位卻營運困難的私校和未獲資助的愛國學校而設,冀促進優質私立學校發展,教署當時將直資學校學費上限規定不可多於資助額三分之二,最初只有11間學校申請轉直資,九間獲批准,全是愛國學校和國際學校,至2001年時直資學校只有30間,政府其後一再修訂計劃,開始吸引傳統名校垂青。

  事實上,政府教育政策為人詬病,資源又嚴重不足,而本港回歸後中學更失去教學語言自主權,不少英文中學被迫變成以中文授課,相反直資學校可自決教學語言、自訂課程和入學要求,擁有較高自主權。另外,政府2001年放寬直資學校學費上限,由資助額三分之二大幅上調至約2.3倍,如2001/02學年初中資助學位單位成本是29,513元,即直資學校原只可收近2萬元學費,但放寬後可大幅上調至近7萬元。

  「損失」逾萬名校學額

  當局又將直資計劃擴展至小學,隨即吸引聖保羅男女中學與屬下兩所小學,以及聖保羅書院和德望學校成功申請於2002學年轉為直資,此後的12年,多間名校包括聖士提反書院、拔萃女書院、拔萃男書院、聖保祿學校、協恩中學等也轉投直資懷抱,至今全港有73間直資學校,當中九間同時辦中小學課程,整體三成即21間原是津貼學校,而1939年由22間英文教會學校組成的香港補助學校議會,便有七間會員學校轉直資,加上其他轉直資名校,保守估計至2012/13學年度,本港津貼中學已「損失」了10,454個名校學額。

  協恩中心校長李鎮洪憶述2009年為轉直資進行諮詢,校董會接受學生盤問數小時,經長時間辯論,全校師生投票決定該校前途。他又解釋,轉直資的好處是收生自主性大增,資源彈性大,財政上更靈活,故可實行20人一班的小組教學,以及推行一生一師計劃,加強師生感情。

  不過,津貼中學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校長廖亞全就不同意。他擔心部分家長未能夠負擔高昂學費,故無意讓學校轉直資。他又認為,政府的津貼學校的資助不足。「津校的資源不及直資學校,只能夠寫大量計劃書,向政府不同機構申請資助,但就令教師的工作量增加。」他要求教育局重新檢討現行的直資及津貼制度,令辦學環境更公平。

  或令基層子弟難入讀

  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系系主任吳迅榮就建議,直資學校應考慮將10%至20%的學位,分配到統一派位,讓更多學生有向上流的機會。李鎮洪對此建議有保留,擔心在統一派位下,獲取錄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未必清楚學校的辦學理念。「有些家長根本不了解協恩,亦不明白老師會用甚麼方法教學。」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對《成報》直言,所有津貼學校都有人手不足問題,教師面對「學生多、教學時數多、雜項多」的三多情況,「政府釐定人手數量低,每人分到的工作多,結果每人每星期要教30節」,教師只有自己「搏命」避免降低教學質素,他慨歎傳統名校轉直資有「一定道理」,「直資有吸引地方,包括透過收高學費增加學校資源,學校管理自主程度增加,教學語言、收生、財政管理有較大彈性,令到部分傳統名校轉直資動機愈來愈大」。不過,他批評學校轉直資雖可獲得好處,代價卻要整個社會去承受,令基層子弟難以入讀名校。


Source: http://www.singpao.com/xw/yw/201307/t20130728_448937.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